伊朗国家通讯社(IRNA):一位来伊朗旅游的中国游客在其百家号网页——林木漫游记,分享了他最近去伊朗中部亚兹德古城旅游的经历。全文如下:
离开了伊朗的设拉子,坐上旅游大巴,脑海里仍然是浓郁的中东风光和热情的伊朗人笑脸,这里每一处景观都那么让人难忘,每一张笑脸都那么真诚和朴实,古老的波斯国家,历经沧桑,仍顽强地把文明一代代地传承和保存着,让异国他乡的游人能够有机会体验和感受千年灿烂文化。大巴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行驶,漫漫黄沙,高高低低的沙丘,看久了,感觉世界都很寂寞。今天探访的就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千年古城,伊朗亚兹德古城。亚兹德古城从前是重要的古丝绸之路驿站。
这是一个深入伊朗中部腹地的古城,一座历经7000年历史仍然鲜活的古城。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时期,就已成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驿站,那时商贾云集,车马喧闹,很是辉煌。也被被称为“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城市”。为什么能够如此长久地保存下来,而且依然代代相传,繁衍生息呢?走进古城,或许可以找到答案。
地理位置偏远又荒漠,成就了古城的完整与平安
亚兹德古城地理位置非常偏远,一路上都是无边无际的荒漠,交通十分不便,从设拉子坐大巴至少要6个小时才能到达,这样一个荒漠深处的小城,无论对于今天游客还是普通人都会令人望而止步。这里即非咽喉要塞,又非富饶之地,所以历次战争中,都没有军队来攻打和占领这样的荒凉之地,使亚兹德免于战乱侵扰。
哪怕是在蒙古军东征时期,当时成吉思汗和帖木儿攻占了伊朗的很多城池,但也没有踏入亚兹德,千年来,平安无事,安然无恙,因此,这里处处都保存着古老的土房屋、土建筑,千年的民风民俗也流传至今,弥漫着浓浓的波斯风情和古文化气息。
风塔的发明是沙漠中对抗炎热气候的利器
走进亚兹德古城前,我就在想,沙漠里一是酷热难耐,二是缺少水源,这样的地方是如何能够生活下去,而且几千年依然延续呢?在小城里漫步,随处可见的高高的风塔和独特的坎儿井,让我豁然开朗。
风塔是古城里的标签,第一眼看见每个建筑上有个高高的四方镂空的建筑,觉得很别致,猜想是不是波斯风格?原来这是古城的先人们为对抗沙漠炎热而建造的独特发明,称为风塔。这些风塔一般高达5到6米,多为四面柱体,让我想起了在新疆吐鲁番看到的烘葡萄干的晾房。站在屋里,阵阵凉风在屋里回旋,的确凉快了许多,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的智慧。
坎儿井是对抗沙漠缺水的最伟大发明
在新疆的吐鲁番我也看到过坎儿井,那深藏于地下几米深,纵横交错的地下水系统让我叹为观止,而在亚兹德古城再次见证了这伟大的发明。
这里不仅通过坎儿井解决了沙漠里最致命的缺水问题,同时当地人利用坎儿井的水流来驱动水车磨面,利用坎儿井水渠穿过地下房屋,结合风塔,营造出一个个天然的凉爽空调房。不过,自从水管引入古城后,大部分的坎儿井已没再使用了,成为历史。
拜火教神庙,供奉着千年不灭的圣火
在亚兹德拜火教神庙见到了一盆千年不灭的圣火,据称,圣火在公元470年就已经点燃,至今从未熄灭过。这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,拜火教的发源地,以拜火的仪式,表达对自性光明的崇拜。公元前600年,拜火教曾经是波斯的国教,直到阿拉伯文明进入波斯,伊斯兰教才逐渐取代了古老的拜火教。
站在圣火前,那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,曾经照亮了多少信徒前行的道路,支撑着他们负重前行,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恬淡生活,坦然自足是古城最温情的景象
漫步在古城幽深的小巷,路旁斑驳的老屋、高耸的千年风塔、老旧的木门、神秘的宗教,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座千年古城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生活和发展着,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,面对世界的风浪,不忧不惧,平静淡然。这里的人们,虽然生活清贫,却甘之如饴,少了中国人的急躁与攀比,多了份怡然自得,平平淡淡,坦然快乐,真好!
Your Comment